四年前,市场研究公司TechEmergence的一项调查显示,未来五年虚拟助手和聊天机器人将成为zui主要的消费级AI应用,现在看来,此预言正在成真。2020年“AI女团”小冰、小度、小爱、泠鸢的走红,让越来越多用户了解到AI助手,受益于产业支持和产业升级需求,服务机器人、智能客服等产品也格外走俏。
在消费级应用普及度提升的同时,toB的解决方案在2020年进行着淘汰赛,智能控制不再是技术亮点,而是基础,AI内容生产、设计、输出,诸如此类综合AI解决方案,开始替换原有的单一方案。不过,无论是哪种产品形式,面向哪类客户,AI企业要解决盈利问题仍需要时间。
“遍地”应用
一直以来,但凡有新技术面世,可搭载的产品或服务就成为了香饽饽,这让很多产品和应用脱颖而出。以toC场景为例,北京商报记者在京东和淘宝分别输出智能,关联的产品包括智能手表、智能马桶、智能锁、智能开关等。
普通用户对智能家居的接受度也在提升,“之前我们主要面对B端客户,向他们提供智能控制解决方案,今年已有个人订单主动找上门,想要做全屋智能化”,智能家居品牌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的服务商小匠物联CEO米雪龙告诉北京商报记者。
在商场和公共区域,普通用户接触AI产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。
在北京中央电视塔,北京商报记者就“偶遇”了服务机器人豹小秘,豹小秘可以向游客介绍景点,还能当引导员。在向豹小秘提出“请带我去旋转餐厅”的需求后,它会引导参观者到餐厅,并在屏幕上实时显示到目的地的距离。在完成引导后,豹小秘会自行回到大厅入口,等待下一次任务。
这款机器是猎户星空推出的AI智能服务机器人,具有迎宾接待、人脸识别、问答咨询等功能。来自猎户星空的***新数据是:截至2020年11月,共有8965台豹小秘(DP版)在35座城市,超1015家商场提供服务。
AI机器人覆盖的场景增多,是2020年业内人士的普遍体验。“一方面是因为疫情让机器人有了更多的应用场景,另一方面国家对服务机器人的支持,开始在企业端显现”,比达咨询分析师李锦清向北京商报记者解释。
相反,往年出货量持续增长的智能音箱市场,却出现了下滑。根据IDC发布的新数据,2020年三季度中国智能音箱市场出货量约829万台,同比下降14.7%,家庭安防监控、智能照明和智能温控市场均延续快速增长态势,三季度出货量分别同比增长28.6%、110.5%、337.5%。
不论是服务机器人、智能音箱或智能照明灯都是消费级AI产品,2020年还有一些采用先toB再toC的产品,在不知不觉中已进入普通用户的生活,代表就是智能客服,准确来说,智能客服是向B端客户提供的解决方案,然后面向的是C端用户。
来自36氪研究院的数据显示,目前智能客服基础软件市场规模100亿元,且毛利较小,未来随着AI技术的演进与加速赋能,智能客服行业有望超过300亿-600亿元的市场增量,增量来源主要有:智能终端设备、企业数字智能化转型需求、自建客服转云等。
从2020年资本市场的反应即可看出智能客服赛道的热度。2020年上半年,我国股权投资金额与数量双下滑,但智能客服赛道投融资在4月、5月出现投资小高峰。截至2020年9月底,我国智能客服领域,45.53%的企业实现了融资,共发生融资事件13起,总金额30亿元。
是鸡肋还是刚需
“野心”更大的还有虚拟助手小冰、小度等,它们在2020年抓住每次机会,展示自己的技能,比如唱歌、同声传译、作曲、设计等。
根据IDC的定义,小冰、小度们可被纳入对话式人工智能的范畴,对话式人工智能是指使用语音识别、语音合成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与人类进行交流的能力。IDC预计,到2024年,中国对话式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15.6亿美元,2020-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为31%。
正因为市场火热,不少应用和产品曾被质疑。比如智能客服不能回答所有的问题;服务机器人引导速度较慢;智能汽车只能做到智能控制等。
到底是鸡肋还是刚需,其实因人而异,AI对某一个产业或某一个产品的支持,也有深有浅。对此,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容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:“站在宏观的角度,AI远期是刚需,近期是鸡肋,从鸡肋变成刚需,需要时间。”
如何让AI技术给传统产业带来更多的想象力,这也是从业者的思考。
小冰CEO李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,“小冰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,不光在帮汽车构建一个以汽车为主体的智能化可交互主体,司乘在这个主体上还可以享受小冰在金融或其他角度的智能服务,我们在做解决方案之间的打通”。
他进一步说,“小冰进行的很多零散、不同角度垂直领域的探索和创新,全部都可以整合在一起。比如小冰合作伙伴华人运通的高合汽车,这辆车就像活的一样,可以用车外的摄像头自动拍摄、剪辑,并且上传作品,这个技术其实是小冰给一些电视台做的剪辑技术”。
在内容生产领域,小冰的设计能力已在工业设计、数字印刷图案设计、纺织服装面料设计、包装设计等领域落地,旨在协助各领域改善设计方面的短缺。目前,小冰能够稳定设计30余种主流风格,并实现按需创作,图案的设计多样性是10的26次方。此外,小冰通过学习中外画家的画作,可以在接收文本或其他创作源刺激后,独立完成原创绘画作品。
从解决方案的角度看,市场在做整合,但是从落地领域看,却是越来越细分。这正符合了百度集团副总裁、百度智能生活事业群组总经理景鲲的观察,他说,目前用户需要的智能生活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,统称为智能生活三要素。一是多模交互技术,以语音交互为核心,不断融合手势、眼神、情感等多模态交互方式。二是差异化群体服务,以泛人群为核心,不断差异化家庭群体、老人、小孩、年轻群体的服务需求。三是多元应用场景,以家庭场景为核心。延伸酒店、车载、随身、工作等全方位生活场景。
商业化难难难
想要清晰地看到明星企业的进步和尴尬,除了产品,更直接的是通过业绩。幸运的是,2020年,依图和云从在2020年递交了招股书,小冰也披露了商业化收入,这个外界较难深入的一面,展现在大众面前。
根据依图招股书,依图营收来自于软件、硬件、软硬件组合、技术服务四部分。2017年,依图超一半营收来自于软件,2018年以后,软硬件组合产品成为依图营收支柱,这部分营收占比在2018年是50.41%,2019年是41.35%。2020上半年,依图软硬件组合产品营收2.31亿元,营收占比60.78%,硬件、软件、技术服务营收分别是8957.41万元、5639.28万元、331.91万元,营收占比依次是23.53%、14.82%、0.87%。
从总营收看,2017-2019年,依图营收分别是6871.89万元、3.04亿元、7.17亿元。2020上半年,依图营收3.81亿元。尽管2020年全年营收额未披露,但从此前的趋势看,依图营收在逐年增长。
不过,2017年至今,依图还未实现盈利,2020年上半年,依图扣非净亏损近4.49亿元。
稍晚递交招股书的云从,也是营收上涨,却还在亏损的状态。2017-2019年,云从营收分别是6453.4万元、4.8亿元、8.1亿元。2020年上半年营收2.2亿元,扣非净亏损3.04亿元。
对比招股书还可以发现,同为CV(计算机视觉)“四小龙”的依图和云从,对行业未来的观点类似,都在风险提示中提到了投入高、盈利难。
云从在招股书中直言,存在研发投入较大及研发难度较高的风险。“人工智能行业技术研发难度大、研发投入高。为保证持续具有核心竞争力,企业通常需要不断投入研发资金。2017年、2018年、2019年和2020年1-6月,云从研发费用分别是5940.65万元、1.48亿元、4.54亿元和2.47亿元,占各期营收的比例分别是92.06%、30.61%、56.25%和112%,研发投入占比高。随着市场需求不断迭代更新、前沿技术的持续变革,如果云从不能持续进行资金投入,则难以确保公司技术的先进性、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市场竞争力,可能会对公司持续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。”
从微软独立之后,小冰在2020年8月披露,收入超1亿元,这是小冰首次公布商业化成绩单,也是未上市的AI明星企业中为数不多的成绩单。但是对于是否盈利,何时盈利,小冰却没有给出答案。向前看避谈亏损似乎成了企业间的默契。
更多资讯:猎户星空官网